文/寂寞的红酒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一。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意大利作为同盟国的三大主力之一,同样卷入其中,近百万意大利军队活跃在从欧洲到北非的各条战线上。战争初期,同盟国和协约国打得难解难分,同盟国甚至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仅仅一年后,意大利却突然反水,加入了协约国的阵营。很多人不禁疑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胜负未分,意大利为何要突然反水?
编辑
其实,意大利之所以要选择加入协约国,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意大利是欧洲列强中最弱的一个,他不仅实力弱,而且周边强国林立,尤其是法国和奥匈帝国,是意大利的两大劲敌,严重威胁着意大利的安全和国家利益。当然,作为列强之一,意大利虽然实力较弱,但同样野心勃勃,意大利对战略地位重要、磷铁资源丰富的突尼斯垂涎三尺,意大利一直试图吞并突尼斯。但让意大利人郁闷的是,年5月,法国人先下手为强,完成了对突尼斯的军事占领。这个消息使意大利举国震惊,国内掀起了反法浪潮。愤怒的意大利人一怒之下加入了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了同盟。
编辑
可以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是非常盲目的。相比而言,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矛盾更严重,因为两国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意大利人认为,奥匈帝国侵吞了意大利的部分领土(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亚得里亚海沿海区域),意大利人一直希望夺回这些土地。所以,意奥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只是法国人的威胁和争夺暂时掩盖了意奥两国的矛盾。意大利加入同盟国后,希望德国和奥匈帝国能成为自己的靠山,帮助自己对抗法国,并支持自己的对外侵略。但意大利和德奥结成同盟后,意大利却没有得到德奥两国强有力的支持和援助。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德奥两国甚至没有给意大利丝毫实质性的援助。而在战争过程中,法国人则给了埃塞俄比亚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使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行动遭到了失败。
编辑
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失败,使得意大利对德国和奥匈帝国非常失望,意大利人开始和德奥产生了离心。此后,意大利人开始调整政策,和法国人逐渐交好。同样希望缓和关系的法国人给了意大利人大量的贷款和援助,使得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到一战前,法国和意大利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两国的隔阂基本消除。而法国人的盟友英国人,他们则长期和意大利人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意大利的煤炭、铁矿石等很多资源都来自英国。和英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是意大利历届政府的既定外交方针。至于俄国人,他们和意大利完全八竿子打不着,两国甚至没有一丁点的冲突和利益纠纷,因此两国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可以说,一战前,意大利和协约国根本没有矛盾,也没有开战的理由和必要。因此,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后的几个月里,以三国同盟只用于防御为理由,一直没有参战,而是始终在观望。
编辑
实际上,意大利的这种行为完全是待价而沽,看两边谁出的价高。作为同盟国的三大主力之一,意大利先是向德奥两国开出了条件。意大利人提出,要求奥匈帝国归还自己被占领的土地,但德国和奥匈帝国拒绝了意大利人的提议,这使得意大利人非常恼怒。而和德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法向意大利人抛出了极有诱惑力的条件。英法不仅答应了意大利对巴尔干地区的领土要求(完全是拿奥匈帝国的领土做人情),还同意在战争结束后支持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扩张。英法的态度让意大利人非常兴奋,就这样,意大利果断抛弃同盟国集团,加入了协约国,并对奥匈帝国宣战。就这样,意大利人“心安理得”的反水了,看呆了其他一众参战国。最终,虽然意大利人在一战中损失惨重,但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想要的领土,并捞到了战胜国的地位。不得不说,意大利人还是很精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