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A/H27/
刊发时间:年10月28日
能源问题制约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王能全
非洲是当今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虽然60、70年代非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如60年代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为5.8%,70年代为5.2%。进入80年代以后非洲经济发展进入较为困难的时期,这十年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1.6%,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非洲目前经济形势虽有所改善,但年和年全非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只有2.6%和3.3%,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为负增长。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原因很多,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严重的能源问题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洲能源开发现状
从能源开发现状看,除个别能源类型和个别国家外,非洲地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比较轻。
一、油气生产在世界上比重小,开发区集中。
非洲的石油开采业始于年,埃及的贾姆萨是非洲石油开发最早的地区。50年代非洲石油开发规模不大。年,非洲石油产量只有万吨,年为万吨。但是,随着50年代中期后北非撒哈拉油气田和西几内亚湾油气资源的开发,非洲石油产量急剧上升,年非洲石油产量达2.亿吨,年为3.亿吨。年后,非洲石油产量止步不前,年约为2.亿吨。年非洲平均日产石油.5万桶,只占同期世界石油日产量的10.47%,在世界各大洲中仅高于西欧,位居世界倒数第二。
非洲石油生产地比较集中,北非和西非地区是非洲主要的产油区。年北非石油产量为1.亿吨,占全非石油产量的51.79%。到目前为止,非洲大陆的66个沉积盆地中约有21个已发现油气,其中8个已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它们是:撒哈拉地区的三叠盆地、伊利兹盆地、苏特尔盆地和埃及的苏伊士盆地,西非几内亚湾大西洋沿岸的尼日尔河三角洲盆地、加蓬盆地、下刚果盆地和宽扎盆地。年1月1日,非洲石油探明储量为.亿桶,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1%;非洲石油储采比只有26年,远远低于世界石油储采比45年的水平。目前非洲共有13个产油国,其中产油量超过日产70万桶的只有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其余国家的石油开采量都很小。
年1月1日,非洲天然气储量为.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同期天然气储量的7.08%。与此基本相一致的是,非洲天然气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也很小。年非洲天然气产量为.万TJ(1TJ等于10的12次方焦耳),占同期世界天然气产量的3.15%,其主要生产国是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尼日利亚和突尼斯5国。
二、煤炭生产量小,南非一国占很大的比重。
据世界能源大会的《年世界能源资源调查》统计,非洲煤炭地质储量为亿吨,经济可采储量为.3亿吨,分别占世界的1.6%和3.8%。另据世界银行估计,非洲探明煤炭储量为亿吨。非洲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高度集中在赞比西河以南的南部非洲:南非亿吨,占全非的79%;博茨瓦纳35亿吨,占全非的10.3%;斯威士兰18亿吨,占5.3%;津巴布韦7.6亿吨,占2.2%。年,非洲煤炭产量为1.亿吨,只占世界同期煤炭产量的4.25%。南非是非洲最大的产煤国,同时也是世界第六大煤炭生产大国,年煤炭产量为1.亿吨,占全非煤炭总产量的95%以上。南非的煤炭主要用作燃料、电力生产和化工原料。南非还是非洲最大的煤炭出口国,80年代以来年出口量都在万吨以上,年出口了万吨,约占年产量的32%,是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大国。
用煤炭提炼石油是南非煤炭开发利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年,南非萨索尔公司在萨索尔堡建成了第一座煤炼油工厂,每吨煤可生产公斤液体燃料,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主要产品为汽油、液化石油气、喷气燃料、煤油、柴油和其化化工产品。年和年南非又先后建立了萨索尔一厂和二厂,生产动力燃料。据估计,萨索尔煤炼油工程的年生产能力为万吨,产量可满足南非总需求量的21%。
三、水力资源开发程度浅,装机容量少。
水力资源是非洲最有开发前途的能源资源之一。据年世界能源大会的资料,非洲水力资源总储量为3.14万亿度,约占世界水力资源总量的16.3%,仅次于亚洲和拉丁美洲,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非洲水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很低,只有3.8%,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开发程度的23.3%和工业发达国家的50%。到年,全非已有36个国家建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万千瓦,占世界的3.06%。
四、铀矿产品大部分作原料输出。
非洲铀矿资源特别丰富,其探明储量为77.8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的30%,仅次于北美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26.3万吨的推定储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0.7%。非洲的铀矿资源主要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尼日尔、加蓬、中非和阿尔及利亚,上述六国占全非总储量的99%,其中南非就占一半。
非洲铀矿开采始于年的扎伊尔。70年代以后,由于核能的迅速发展,铀在能源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由此非洲铀资源开采迅速发展。年,非洲铀矿的开采量为吨,年迅速上升到1.万吨,年减少到1.0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9.81%。南非是非洲最大的铀矿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年生产铀矿吨。非洲国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铀矿产品除南非外,全部输往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加工提炼。
非洲能源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非洲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着三大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一、非洲能源产量、消费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都是世界最低水平,大部分国家能源消费依赖进口,经济发展没有足够的能源保证。
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是能源生产或消费大国,如美国、日本等,这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能源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标志。这一点是与非洲当前实际情况相吻合的,与非洲在当前世界经济中不占多大比重相一致的是,非洲能源总体水平在世界上也只占很小的份量。据联合国年版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年非洲商业能源总产量6.亿吨,商业能源总消费量为2.亿吨,分别占同期世界商业能源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6.08%和2.5%,只有同期美国一国能源产量和能源消费量的31.41%和10.18%。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能源产量和能源消费量在世界上的比重就更小。据世界银行年发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持续增长》报告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商业性能源的产量只占世界的1.8%,消费量只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0.5%。年非洲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公斤,只有世界人均数量的16%;年,人均能源消费量虽然上升到公斤,但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2.4%,还不到年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一半;年非洲人均能源消费量为公斤,下降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89%。年非洲人均电耗为千瓦时,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14%。80年代非洲人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只有0.9%。而相比较而言,印度人均商业能源消费是非洲的2倍,-年平均能源消费年增长率为4.6%。
更为严重的是,非洲能源生产国集中,大部分国家能源消费依赖进口。据统计,非洲沿海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量分别占全非的99.1%和99.5%,其中南非一国年能源生产和消费就占全非洲的20.6%和41.47%。与这种能源生产和消费高度集中的特点相一致的是,非洲大部分国家能源不能自给自足。除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刚果、扎伊尔、安哥拉、科特迪瓦和南非12个国家外,其余的国家能源消费三分之二靠进口,其中有10个国家的能源自给率只有2-10%。
二、石油出口和消费进口单一性严重,出口国和进口国经济发展受石油市场的冲击大。
据联合国统计,年非洲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能源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65.84%和44.16%,而煤炭分别只占21.51%和39.47%。另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能源来源是石油,年石油占能源消费的70%,天然气占9%,水电占9%,煤占12%。从能源消费结构来说,非洲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这种石油占较大比重的特点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收入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非洲石油生产国生产的原油大部分用于出口。如非洲在年生产了2.72亿吨石油,但只消费了1.06亿吨,出口了1.97亿吨。其中安哥拉、刚果、加蓬石油产量的百分之百和利比亚的77.22%用于出口。而进口国消费的能源则大部分是从国际石油市场上进口的石油,其中有15个完全依赖进口能源的国家中几乎单一地进口原油或油品。
由于上述特殊的石油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进入80年代以后国际石油形势的变化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年,非洲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收入与前5年相比减少了50%。仅年,即原油价格最低的一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四个非洲成员国阿尔及利亚、加蓬、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石油收入比前一年减少了.24亿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石油出口国的收入也减少了83亿美元,而该地区石油进口国只节约了11亿美元。从这一对比可看出,同从石油价格下降中得到好处的工业化国家不同,非洲国家的石油出口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大大抵消了石油进口费用减少所带来的利益。这样,从整体上看石油降价给非洲造成的是损失而不是有所得。此外,石油价格下跌还给非洲带来了另一个不利的影响,即由于石油出口收入减少,欧佩克削减了对非洲的援助。
在石油降价的冲击下,石油生产国被迫进行重大的经济计划调整。阿尔及利亚从年度开始大规模紧缩财政,公共开支从亿第纳尔减少到亿第纳尔,国家预算削减20%,设备预算从亿第纳尔减少到45亿第纳尔。利比亚的石油收入从年的亿美元减少到年的近亿美元,年石油收入只有50亿美元左右,年国家投资预算从年的亿美元下降到50亿美元。年,虽然油价略有回升,但是世界银行在它的报告中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形势令人不安……石油出口国的情况很坏,它们的增长率下降了4%。在该地区的石油进口国中,经济增长率只有2%。”正是由于非洲国家特殊的石油生产和消费结构,由于非洲国家对出口初级产品、矿产品依赖很深,世界银行认为非洲国家不可能从原油价格下跌中受益。
三、农村用能几乎全部依赖薪柴等生物质能,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受到重大损失。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非洲地区严重依赖生物质能。据世界银行估计,非洲人口中的五分之四依赖薪柴,木柴占非洲能源消费量的三分之二。据年的一项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非洲的肯尼亚能源消费中生物质能所占的比重最高,为80.5%;尼日利亚名列第三,为71.3%。-年间,非洲木材采伐量中的87.8%用作燃料,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47.1%,是世界最高水平。目前,非洲多万人面临薪柴不足,而且人数还在增加。按目前的趋势估计,到年薪柴的需求量至少将增加三倍,农村地区的薪柴需求量每12-15年就增加一倍。到年在大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农村用薪柴将占整个薪柴使用量的50-75%。薪柴的消费速度大大高于其自然增长率,非洲薪柴供应将长期不足。如肯尼亚年消费薪柴万吨,但树木生长量每年只有万吨,预计到年该国将短缺木柴万吨,年短缺量将达0万吨。由于能源消费严重依赖薪柴,非洲森林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统计,非洲热带雨林每年减少万公顷,热带稀树草原每年减少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大量被砍伐,使非洲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进程加快,水旱灾害不断发生,农业生产外部环境日益恶化,非洲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如非洲独立初期,粮食自给率达98%,70年代末下降到70%,80年代上半期只有50%,目前虽有所回升但也只有81%。
90年代能源困难仍将阻碍非洲的经济发展
90年代非洲经济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必须具备多种条件,其中能源问题尤为特出。只有充足的能源供应,未来的非洲经济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90年代的非洲能源开发面临很大的困难,能源工业不会有大的改善,非洲能源现存的问题仍将存在下去,能源仍将是非洲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艰巨的政策调整将使非洲国家90年代不可能将发展能源工业列为国家的重点。
非洲能源现状说明了非洲能源与经济发展有以下两大关系,其一是能源工业在当前非洲大部分国家还不具备作为一个独立工业门类的条件,能源行业本身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二是非洲能源消费水平低,大部分国家依赖进口能源,经济发展没有充足的能源保障。这两点说明,90年代非洲国家要想使经济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发展能源行业,其经济政策必须带有重点发展能源工业的倾向性。但是,从非洲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政策中可看出,能源行业不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其理由有,一是能源生产国,特别是石油生产国不可能再大力发展这一行业。非洲国家经济结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畸形的单一产品,其结果是在这些国家的出口中大部分是初级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其中如石油生产国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使非洲国家受到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严重影响,如8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非洲出口都处于负增长,-年间累计入超亿美元,在这其中因石油价格下降非洲产油国的石油收入减少占很大的比重。在这种形势下,非洲石油生产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就在开始以摆脱对石油严重依赖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如在-年的“二五”计划期间,阿尔及利亚就将对石油行业的投资由“一五”期间的占工业投资的40%减少到22.8%,增加了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因而,在90年代非洲能源生产国虽然不可能很快摆脱对单一能源生产和出口的依赖,但是也不可能再大力发展这一行业。二是非洲非能源生产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农业。从总体上来说,非洲是个农业洲,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是非洲面临的头等大事。正是由于这一原因,80年代下半期以来非洲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农业,而且在90年代这一政策仍将执行下去。所以就非洲非能源生产国来说,90年代能源工业也不可能是国家的发展重点。
二、非洲未来的能源开发是有资源保证的,但庞大的开发资金需求非洲国家无力负担。
一般地说,能源需求增长是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相一致的,而且在低收入国家可能还要快一些,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国民经济不可能取得稳定的增长。如据世界银行估计,在过去的25年里发展中国家的商业能源消费是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的。世界银行在认真研究非洲经济发展形势后认为,假如未来非洲想达到计划中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的水平,商业能源产量增长率必须在5%。这就是说,从年到年,非洲商业能源产量将增加6倍;从产品类型看,发电量将增长7倍,天然气将增长10倍,固体燃料(煤和褐煤)增长3倍,其余的由石油提供。非洲的能源资源是丰富的,其中仅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探明石油储量就可消费年。假定在未来30年里天然气的消费量增加一倍,撒哈拉以南非洲现有的天然气储量就可够这些国家消费一个世纪以上。这样,年均5%的能源增长仅只会消耗很少一部分已知的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地热资源。但是,世界银行估计,为达到能源生产这一增长率,非洲国家将在能源工业上投入大量资金,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将从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年的47亿美元(年价格),在未来10年里能源总投资将达亿美元,大约等于这些国家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鉴于非洲大部分国家都面临较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如到年底非洲国家外债总额已达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还债额占出口收入的30-50%;加之非洲许多国家的发展计划所需资金的75%左右由西方国家提供,有的甚至完全依赖西方国家提供发展资金,但-年外国投资者从非洲抽走了-亿美元的资金。这样,该地区国家很难拿出如此大量资金用于能源开发,未来非洲能源生产肯定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90年代的国际能源环境不会刺激非洲国家去大力发展自己的能源行业。
由于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从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能源市场长时间供大于求,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形势在整个90年代还将持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非洲国家没有动力去大力开发自己的能源资源,立足自身解决能源困难。因而从总体上说,未来非洲能源生产和消费在世界能源总形势中的地位不会有多大的改变,非洲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仍将是这一地区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会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发表于《亚非》,年第4期。)
免责声明:本人撰写和发表的文章,仅是个人研究心得,不代表任何组织和单位,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