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7
↑点击观看短视频
↑10月1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胜利博物馆,学员在年度的军校舞会上跳舞。新华社发(马克西姆·切尔纳夫斯基摄)
↑10月16日,在菲律宾南部的塔利赛市,一对情侣在名为“废墟”的景点留影。新华社发(乌马利摄)
↑10月14日,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一家制毯工厂,一名孩子坐在毛毯上。新华社发(赛义德·艾哈迈德摄)
↑10月17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英国首相约翰逊(左)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共同会见记者时握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17日宣布,欧盟委员会与英国政府就英国“脱欧”达成协议。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10月14日,在叙利亚北部哈塞克省,当地民众手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画像,庆祝叙政府与库尔德武装达成协议。叙利亚库尔德武装13日确认与叙利亚政府达成协议,与政府军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共同“抵御来自土耳其军队的侵略”。叙利亚电视台同一天报道,政府军向北部地区派兵。新华社发
↑这是10月15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东南的舒夫山区拍摄的山火过后的山林。据当地媒体报道,舒夫山区14日突发山林大火。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10月13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凯斯·赛义德在新闻发布会上亲吻国旗。突尼斯最高独立选举委员会14日宣布,独立候选人凯斯·赛义德当选突尼斯新一任总统。新华社记者邬惠我摄
↑10月17日,在医院,一名营养不良的儿童在接受治疗。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共同行动,实现儿童家庭社区赋权,消除贫困”。新华社发(穆罕默德摄)
↑10月16日,模特在巴西圣保罗时装周上展示AngelaBrito品牌时装新品。新华社发(拉赫尔·帕特拉索摄)
↑10月14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一名小女孩走在哥伦布日游行队伍中。当天,纽约举行哥伦布日游行,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大陆。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10月19日,在英国伦敦议会广场,支持英国举行第二次“脱欧”公投的人们得知议会下院投票通过一项关键修正案后欢呼。英国议会下院19日投票通过一项关键修正案,实质上将迫使首相约翰逊致信欧盟、寻求再度推迟“脱欧”。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10月17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后左)与到访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后右)举行会晤。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7日与到访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在首都安卡拉举行会晤,双方就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北部暂时停火和建立“安全区”问题达成协议。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10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美航天局总部,一名身穿新一代宇航服的工程师演示举手动作。美国航天局15日发布了具有更大灵活性和更高安全性的下一代宇航服,计划供宇航员在年登月活动中使用。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10月14日,在菲律宾巴科洛德一家艺廊内,游客在各色面具旁留影。一年一度的巴科洛德面具节于每年10月在菲律宾巴科洛德举行。节日期间,当地举行面具展览、街头舞蹈和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新华社发(乌马利摄)
↑10月14日,在伊朗德黑兰,伊朗总统鲁哈尼出席新闻发布会后挥手离场。伊朗总统鲁哈尼14日在总统府举行记者会时表示,伊朗和美国是否重启谈判在于是否符合伊朗利益,与谁担任美国总统无关。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摄)
↑10月1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基贝拉贫民窟,孩子们在放学后玩耍。基贝拉贫民窟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南,是内罗毕市内最大的贫民窟。新华社记者王腾摄
↑10月17日,在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郊区的托优优美小学,学生们在午餐时享用中国援助的米饭。贝宁“全国学校食堂计划”是贝宁政府与中国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实施的项目,旨在消除学生因饥饿而辍学的现象。新华社发(塞拉芬摄)
↑10月18日,在摩洛哥杰迪代,摩洛哥男子身穿传统服饰在杰迪代马术节上赛马。新华社发(沙迪摄)
↑10月1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马拉巴标轨铁路(内马铁路)麦马修火车站,一辆列车准备出发。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内罗毕-马拉巴标轨铁路(内马铁路)一期工程16日正式建成通车。新华社记者李琰摄
编辑:孙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