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会泽县娜姑镇石榴种植基地
精准滴灌致富树结出产业丰硕果
3月下旬,金沙江河谷的万亩石榴种植基地红艳艳的花朵开始跃动,娜姑坝子内一番春光和煦的景象。
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干海子村的石榴种植户陈南云和工人们正在忙着疏枝、打药、除草。他的石榴地从年的30亩如今已经扩大到50多亩,“农行给我发放的30万贷款,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扩大种植面积,资金可以三年循环使用,去年石榴收购价格有波动,对我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陈南云满怀希望地说,“我们盐水石榴籽软清甜,销路好,今年一定可以增收。”
陈南云口中所说的盐水石榴是娜姑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拉动农户增收致富打造的农产品特色品牌,被授予“云南名优水果”称号,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登记。年以来,农行会泽县支行依托农户信息建档,组织客户经理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问贷到户,逐户建立走访登记表,深入了解石榴种植大户和收购、运输、保鲜等流通环节的资金需求,先后发放农户贷款笔万元,精准滴灌石榴产业发展,目前娜姑镇的石榴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
会泽县娜姑镇干海子石榴种植户陈南云在基地忙碌
罗永是娜姑甘海子永帆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年从广东返乡创业种植石榴,尝到致富甜头后,他开始带动和鼓励村民加入,在农行的帮助下发展种植面积余亩,带动余户村民增收,种植品种有红如意、突尼斯,黑美人等。“多亏了农行一路支持,解决了不少资金困难,我们看到农行的客户经理,就像家人亲戚一样亲切。”他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接下来我还计划建民宿,在餐厅引入石榴酒,吸引游客来村里观光游乐……”
会泽县地处滇东北乌蒙山腹地,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特色林果、绿色蔬菜、生猪肉牛等乡村特色富民产业不断积厚成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了活水源泉。除了龙头企业“主力军”,以家庭农场、本土自繁自养大户等为主的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渐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弄潮儿”。
在农行支持的会泽县拖姑村种植基地里,苹果树已绽放朵朵白花
拖姑村苹果种植基地位于会泽县宝云街道多米海拔的山上,杨康存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年12月她拿到了农行会泽县支行首笔“富民贷”15.7万元。年她在兄长杨勇的带动下种植苹果,目前已发展亩,带动长期务工村民15人,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7户。因为初种植到大量挂果的周期长,投入的资金还未回本,“正在我焦急的时候,农行给我推荐了‘富民贷’,没想到申请才几天,贷款就批下来了。”她展示着手机里去年苹果树部分挂果的图片,高兴地说,“我还养了多只羊和牛,种了玉米和芍药,让农场更加生态种养,预计今年有60万毛收入。”
杨勇成立的会泽金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流转近0亩土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1.5万人务工。最近,他正在为他们种植的苹果申请“金垚山里红”商标,年11月已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此前,他家也得到了农行30万元“惠农e贷”的支持。
会泽新城安置区的农行普惠金融站
积极支持冷链仓储物流延伸产业链金融覆盖
会泽县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项目的生产基地于年4月建成投产,年产蔬菜14.6万吨,年产值达3.3亿余元,面临保鲜、加工、冷冻、冷藏、仓储等问题,配套的冷链物流园格外关键。为此,农行包装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0.5亿元,助力园区果蔬冷链物流项目及早投入运营,极大地提升了当地鲜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盛果不再剩果。
不仅如此,农行还依托“兴农商城”,通过支持电商客户帮助脱贫地区的农户在网上销售鲜果干货等,打造“互联网+金融+现代果业”模式,为农产品销售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上午九点至十点,会泽中通快递公司的员工十分忙碌,到件下货、扫描入库、分拣配送……作为会泽县中小企业孵化中心首批入驻的物流企业之一,公司受益于农行发放的“工业用房按揭贷款”,解决了以往在城区租金高、面积拥挤以及运输效率低等问题,极大压降了运营成本,年至今,每年包裹件数以40%增长,带动扶持包括安置区脱贫户和监测户在内共80多人就业。孵化中心目前已入驻多家生产、物流、食品代理等领域的企业,农行通过这种期限长达10年、并实行分期还款方式的创新贷款产品,共计支持小微企业15户,累计发放金额万元,切实为国家重点帮扶县的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农行支持的禾农食品开发公司在会泽新城安置区的就业车间,图为工人在整理蔬菜预包装食品
与此同时,农行还重点支持了云南禾农食品开发、云南金乌黑药制药、蒄玉食品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科创企业、民营小巨人企业,积极运用线上法人贷款便捷、低成本优势支持普惠小微企业27户,金额万元,并加强与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合作,创新担保方式、拓宽担保范畴,不断扶持脱贫地区的企业发展壮大,为县域经济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从中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种养客户到下游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企业等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电商客群,农行不断扩大支持领域,努力实现产业链上各类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全覆盖,助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让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强大引擎。
抓好易地搬迁后扶助力群众安居乐业
春阳抚照,会泽县西部新城集中安置区的易地搬迁群众面挂笑容。
会泽新城安置区的农行普惠金融站满足搬迁群众金融服务需求
丁开文经营着一家嘉汇超市,同时也是农行在安置区设立的其中一家普惠金融服务站的负责人。他是年1月最早一批入住的脱贫户,从当时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鲁纳乡迁入,商铺周围住着不少老年人。“农行的这个金融站很方便,每个月来我这里小额取现,还有转账、缴费和查询的老人有30-40人,春节的时候有近90笔业务。”他熟练地操作着农行的POS刷卡机,“去年农行又帮我设了一个收款码,一天刷卡和扫码消费的金额都有-元。”农行在新城三个片区共设立1个自助银行、3个普惠金融服务站,以及惠农POS机、聚合码等便民金融机具,充分满足搬迁群众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走在新城整洁的街道上,高楼林立、花木扶疏、设施齐全,比许多城市小区都宜人。在当时新城建设的过程中,农行向建设项目总承包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亿元、向分包单位云南建投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累计0.9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几天长出一层楼”的速度创造。
李金秀在云南禾农食品在安置区设立的帮扶车间工作,“楼上居住、楼下打工”,每月收入0多元,“比之前外出打工要好,老人小孩都能照顾到。”车间管理人员郭盛坤说,“车间共带动安置区群众60余人就业,平时都是通过农行企业网银给工人们代发工资,操作简单快捷。”
迁入新城安置区的魏兴龙,今年农行给他发放了一笔29.9万元的惠农e贷,支持他在大海乡种植烤烟余亩。会泽中通快递公司操作部的陈飞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新城以礼街道的家,“女儿马上3岁了,准备送她去附近这个幼儿园上学。”农行出资包装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0.7亿元,帮助在新城建了四所幼儿园,陈飞所说的幼儿园就是其中一家。
会泽新城安置区的幼儿园
同时,农行还积极支持会泽县2个“医共体”建设,专项投入多万,覆盖乡镇卫生院30个,解决了脱贫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新格局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政策措施稳步衔接,资金保障坚强有力,产业帮扶成效显著、扶志扶智持续推进……不仅仅在会泽,年以来,农行在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突出做好脱贫人口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政策、资源和智力支持,积极探索政企银联手建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并提供农行的综合化解决方案;“普洱贷”“云花贷”“云牛贷”“生猪强村贷”等创新产品多点开花,“贷”动山区特色产品变优质商品,走向广阔市场;“三农”金融服务渠道和涉农信用体系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年至今,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余额增加96.6亿元,惠农e贷新增5.54亿元;累计向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放贷款48.52亿元;绿色食品牌贷款余额增加33.34亿元;存量惠农通服务点达到个,电子机具覆盖个行政村,行政村覆盖率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