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懂香港局势,梁振英的这几篇文章值得一读 [复制链接]

1#

反修例风波发展至今,持续的暴力事件已重创香港社会秩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全国*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长官梁振英近日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几篇文章,点出了传媒、教育、司法等领域的种种乱象。对于这场风波如何收尾,梁振英也谈了他的看法。

1.青年

香港的青少年大批、长时间参加暴力活动,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动力不是良知,更不是爱,而是仇恨。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暴力中既可以看见他们的仇恨,也可以看见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散播仇恨的人和言论远远比教导青少年爱和良知的多得多。大家看看香港个别媒体,尤其是网上的所谓新闻,长时间以来的宣扬;看看个别老师的言论就知道了。这也是我认为散播仇恨的老师必须革职的原因,我们必须保护好下一代,让下一代免于仇恨。

这也是我不断提醒大家要警惕社会上有人将青少年激进化。香港社会对青少年人被激进化一直没有注意,更没有研究,但这问题在西方国家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和应对。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2.传媒

什么人是记者?我想弄张记协会员证

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经常见到大批自称记者的人,一字排开站在警察和暴徒之间,香港有这么多突发记者吗?为什么我们在伦敦和巴塞罗那的示威和暴动场面中看不到这么多记者?

感谢叶家文小姐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视频截图

在前日的警方例行记者会上,自称记者的叶家文因为用电筒照向警方高层以示抗议而被逐;事后她用以进场的“记者证”在网上流传。网上看见,所谓“记者证”,只是香港记者协会编号F的会员证,不是传媒机构的工作证。

原来没有传媒机构的固定工作,前一日才向记者协会申请会员证的人也是记者,也可以带备道具,大模大样到警察总部干扰记者会。叶家文在记者会上一闹,就成了“媒体宠儿”,她今天在电台节目上暗示是警方人员将她的记协会员证放上网。叶小姐太小看警方了,我对警方的能力比较了解,警方如果要做,能力比将警察家人起底的狂徒大几千倍。

最后想请教记者协会,我编过学生报,长时期投稿中外报刊,做过传媒机构董事,也做过电台、电视台时事节目主持人,接受过几千场的媒体采访,熟悉媒体采访手法。虽然我未读过传理学,但知道不少记者也没有读过传理学,我很想申请一张贵会的会员证,以便在记者会上既向官员心平气和地提问,也客气地质问行家,以带出事件真相,要拿一张会员证,难吗?

我们很想尊重记者,也很想记者尊重自己。

无良的苹果

一个15岁女孩逝世,有谁会比她的母亲更关心死因?竟然是《苹果日报》!

15岁女孩浮尸将*澳,母亲公开呼吁大家停手,不要滋扰家人,让死者安息,让家人回复安宁。《苹果日报》怎样响应?竟然是用头版一版继续质疑死因,效果就是母亲和其他家人继续被伤害,有更多的青少年加深仇恨、走上火线,包括在死者生前就读的学校大肆破坏。

黎智英、苹果日报的编采人员:你们也有子女,你们较幸运的,是香港没有另一家报纸有你们这般无良下流。报纸的编采人员是读书识字的人,为了五斗米,竟然可以折腰至此!在你们的子女面前,你们抬不起头。

香港有这样的报纸,是香港的耻辱。

请停手。

3.教育

给香港中文大学段崇智校长的公开信

段崇智校长:

为了下一代,我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我不是中大校友,但教育兴亡,匹夫有责。

你给中大同学、同事、校友的公开信,只是为了你个人的解脱,用香港的俗话,是“缩骨”、“甩身”之举。

过去四个月的违法和暴力运动,是*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不是教育问题,更不是任何大学的校*校务问题,学生也不是因为在校园犯罪被捕。被捕的学生是成年人,有家长,还有庞大金钱和律师团队支持,但是各大学的部分学生、校友和教职员以及暴力活动的主事者一直咬着各校校长不放,逼迫校长出席公开质询大会,然后逼迫校方表态支持“五大诉求”,并谴责警方,为什么?这些人要的不是学校的所谓支持,而是通过压迫校长表态,将违法行为反黑为白,在校园内外确立正当性,鼓动更多学生以违法甚至暴力行为和香港“揽炒”。

你的公开信太多言不由衷。你说:“各方都期望大学凭借其公信力、影响力,让有关事件及受影响同学得到最公平的处理。”请问段校长,任何人在香港被捕,后续的检控和审判都有独立的机制和程序,你的意思不是用大学的‘公信力、影响力’干预独立的检控和审判吧?

你的公开信又说:“我们立即逐一再联络被捕的逾30位同学,详细了解他们在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大部分同学表示……以上都是同学亲自提出的指控……”同学们既然信任大学,向大学亲自提出指控,未知你和大学管理层有没有在“了解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下这些同学在被捕前的行为:他们有没有扔砖?有没有放火?有没有扔汽油弹?有没有破坏地铁站?有没有袭击警察?有没有毁坏大中小型企业的商店财物?有没有煽惑他人?如果你不知道,你有没有责任同样了解一下?如果你知道,你会报警吗?

你的公开信又要求“在现有机制以外作出严正跟进,让法治精神得以彰显,让信心得以重建”。请问什么是“机制以外”的“严正跟进”?请问为什么要在“机制以外”?是因为被捕人士是中大学生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大学生比其他人更为平等吗?

你的公开信中最后一段我是同意的:“不管前路多艰难,大学会坚守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培育品德的使命,让校园成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会放弃教导同学博文约礼的精神。”但我认为应该加上以下几点:一、知法守法;二、独立思考;三、从理不从众;四、你本人说的“盼年轻人多尊重国家”。

4.司法

一名狂徒上月在香港沙田涉嫌践踏国旗并弃于城门河,今日在沙田裁判法院被判小时社会服务令。

这判决必定引起全国公愤,既然裁判官表示没有量刑指引,律*司必须上诉。

早前有人涂污美国总领事馆外墙,被判刑四个星期。

5.收场

《逃犯条例》修订引发的*治、暴力和国际问题仍然没完没了,不少人问:“点收科(收场)?”我想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要对当前形势有正确的战略分析。“黑衣暴力运动”早已变质,运动的主角已经不是和平示威游行的市民,运动的目标也已经不是“五大诉求”,而是以暴力和其他非法手段瘫痪社会和推翻特区*府,夺取香港*权(regimechange),改由反对派执*;

篡夺中央*府根据《基本法》的权力,包括对行*长官和主要官员的实质任命权,免除主要官员对中央*府的责任,实行“去中央化”,将香港的“高度自治”篡改成“完全自治”,令中国对香港只有名义上的主权。

下一步是去中国化,香港实质上成为独立于中国的西方傀儡;再下一步是结合外部势力,成为“颠覆基地”,在中国内地复制“黑衣暴力运动”,改变内地的*治制度和进一步分裂中国。

其二,我们要有正确的战略定位。无论风如何吹,雨如何打,都改变不了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也改变不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拥有庞大的*治、外交、*事和经济实力的事实。

香港社会和特区*府都必须认清这些基本事实,坚持这个战略定位,用好用足中央的授权和国家的力量,配合好中央的部署,坚定立场、坚定信心,力求香港的长治久安,不求一时的风平浪静,不应有思想束缚,不能有行动禁区,不要投鼠忌器,要与所有暴力分子和他们的主子、金主们斗争到底,取得“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胜利。

其三,要有战略定力。特区*府和建制派,包括香港的工商界,必须对中央和香港克服困难的能力有充分信心,不能虚怯,不能自乱阵脚,成为心战的牺牲品。

年中国*府宣布收回香港,曾经在香港引起不安甚至恐慌,眼前的问题不比当年困难,我们现在的力量比当年强大得多。历史证明,危机过后,香港不仅可以复原,而且能够用好国内外的新机遇,冲上更高更好的发展台阶。

其四,要做好全面战略部署。“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区*府和中央在《基本法》规定的体制内有一整套的*治、行*、财*、法律和武装力量,包括可用而至今未用的各种力量。

在必要时,除了这些香港体制内的力量外,中央还有更多更强有力的体制外的力量可用。我们要调动香港体制内、体制外的一切常规和非常规力量,做好短、中、长期的部署,也要做好常态和非常态下的部署。

最后,“狭路相逢勇者胜”,要责无旁贷地切实执行、彻底执行战略部署。

从积极方面看,“黑衣暴力运动”已经犯下战略性错误,为中央和特区*府提供了难得的趁势犁庭扫穴的机会。未来几年,需要做、可以做、值得做的事很多,里里外外全面治理、改革、整顿的工作都必须坚持到底。

文/梁振英

延伸阅读:

别让暴力败光了香港“家底”!真爱香港,这些你可以做到!

香港暴力示威持续4个多月,黑衣暴徒横行,打砸烧抢情况愈演愈烈。截至10月10日,香港四分之三以上铁路车站受到暴徒攻击,1部入闸机损坏;近两个月已有多间食肆结业,餐饮服务业失业人数大增;上半年经济状况为10年来最弱,宏观经济在第三季度步入技术性衰退……香港经济和民生遭受重创,香港法治秩序、营商环境及国际形象受到严重影响。若不能尽快止暴制乱、重新聚焦发展,香港恐面临难以承受的损失,对万市民的家庭产生毁灭性后果。

面对困局,特区*府于8月宣布了总计亿元的纾困措施,22日又公布新一轮20亿港元的纾困措施,聚焦物流、旅游和零售业。这些都是为香港输血、疗伤的“急救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然而自立法会重开以来,反对派议员出尽各种拉布手段骑劫立法会,瘫痪施*。一些反对派议员则干脆直接走上街头为暴徒“支招”“鼓劲”。一边试图阻断止血疗伤的实实在在举措,一边在街头煽动暴力流血事件,反对派和激进势力为了捞取*治利益,不惜“榨干”香港几代人积攒的家底。倘若任由他们“揽炒”,损失最大的还是香港普通市民。

4个多月来,人们愈发看清一个事实:那些把香港拖入泛*治化漩涡的反对派和激进势力,与广大市民在利益上根本不存在交集。反对派和激进势力假借民主、自由、公民权利之名,所牟取的不过是少数人的*治利益。他们“为了反对而反对”、煽暴纵暴,高喊所谓“光复香港、时代革命”,叫嚣要解散立法会、解散警队,甚至成立临时*府,不断逼迫林郑特首辞职或者造谣“被辞职”。这些都暴露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搞乱香港,推翻特区*府,夺取*权。至于普通市民能否住进大一点的房子,年轻人能不能接受更好教育,劳动者能不能增加收入,则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港独”分子罗冠聪,发帖鼓动同学上街,自己却抵达美国开始进修硕士。叛国乱港分子黎智英、李柱铭、陈方安生等,经常到美国唱衰香港,唱衰“一国两制”,无耻地乞求美国制裁香港,狂言“为自由让经济变差”,丝毫不以牺牲香港前途为愧。无疑,他们的主场和利益在美国一边。他们怎么可能真正关心香港的未来?怎么可能和普通市民站在一起?

然而,比认清反对派*客和激进分子真面目更紧要的,是认清他们所编织的一套*治谎言。他们把香港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制度问题,归咎于特区*府乃至中央*府,把港人说成“受害者”“牺牲品”,声称只要实现“双普选”,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早在年,以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为基础、得到香港主流民意支持的普选法案,却被反对派出于*派私利而否决。明眼人都知道,他们无非是想要选出敢于向北京说“不”的人当特首。而且,倘若仅仅移植一套选举制度,就能为一个地区带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那世界上恐怕就不存在贫困和落后问题了。不妨看看,经历了激进民主化改革后的乌克兰,迎接过阿拉伯之春的突尼斯,接受了“休克疗法”的一些拉美国家,难以摆脱动荡与衰退的事实,就能明白,反对派和激进势力不过是想要用这种简单的逻辑蛊惑人心,他们关心的既非真正的民主,更非香港的公共利益。

发展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正道。特区*府财*司司长陈茂波在介绍新一轮纾困措施时说,香港财力稳健,当局会善用多年累积下来的储备,适时推出逆周期措施。然而储备再厚,都依赖于稳健持久的“水源”,一旦失去了源头活水的“补给”,终有枯竭的那一天。更不必说,香港是一个外向型的小型经济体,持续不断的泛*治化和暴力,只会加剧损害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损害外界对营商环境的信心,更会对全体市民的民生福祉造成持久的创伤。只有尽快走出*治纷争,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颗蒙尘的东方之珠才能焕发新的光芒。

谁是暴乱的主谋,谁在做暴力的帮凶,谁应该对香港的乱局负责,爱护香港的人们已经看得越来越清楚了。“黑色恐怖”不可能持久下去,良知和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和暴力。

香港反对派竟然在“论持久战”

香港乱局已经持续四个多月,目前仍然未有明显的消退迹象。大家都共同感觉到,现在的香港局势似乎已陷入僵局,暴力活动呈现常态化特征。短时间内,如果特区*府没有更有力的方法手段止暴制乱,“动乱”,恐怕将成为香港的新“标签”。

有理哥也经常与身边的朋友讨论,很多人都觉得奇怪,暴徒把原本繁荣安定的香港搞成这个样子,难道汹涌的民意还不能“淹死”他们吗?

其实,这样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了。我们过去经历过动乱的年代,近年也不断看到世界各地的不太平,本能的对社会动乱有着强烈的反感和抵制。但看到现在的香港特别是有些10来岁的小孩子都在给暴徒加油时,感到十分奇葩,在网上讽刺地对这些人喊出了“李姐万岁”(理解)、“梁姐万岁”(谅解)。

香港民众为什么会出现“李姐万岁”的情况呢?

说说香港“民意”

就我了解的普通民众的感受来讲,简单地说,“李姐”万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很多香港市民并未切身体会到暴乱对其生活的根本性影响。香港的飞速发展要早于内地,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已很成熟,这在暴乱活动中体现的比较明显。因为暴徒实施暴力行为大多都在晚间甚至到凌晨,在这个时间段,香港人知道街上有暴力示威活动,本来出行的人就不多,而暴徒毁坏的如港铁、道路等公共设施,很快就会被相关的部门修缮。

很多人只是从有限的电视画面中看到街道和地铁被毁坏,但第二天自己看到的街道和地铁并非破烂不堪,照样可以正常上班,没有“切肤之痛”。就像我发消息问香港的朋友“生活影响会不会很大”时,他回复“其实还好,不是特别大”……

其二,香港确实是有不少爱国爱港人士是反对暴力的,但目前还在沉默中。当前香港的法治基础已遭破坏,道德观念不断下降,言论和*治自由被压制,而对暴力的容忍程度却越来越高。如果他们表达反对暴徒的声音,很快会被暴徒起底、人身攻击。就像有理哥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的“沉默螺旋”理论,当自己的声音得不到响应、支持甚至遭到打压时,他们就会不再发声。但是,他们都在默默地期待*府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第三点,也是最让人无语的一方面是:香港有一部分普通民众是真的默许、理解、接受、甚至支持暴徒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暴力发生就有它存的合理性,而且民主制度的优势不就是采取必要的方式来表达*治诉求吗?认为只要是目的具有正当性,手段和方式是可以激进一些的。

结果是这些普通市民越来越认为暴力行为就是合理手段,而造成香港乱局的全部责任应该由特区*府承担,比如他们会质问特区*府“为什么不出来对话响应诉求”,“为什么不聆听年轻人的声音”等等。这样的结果是,暴力逐渐成为香港社会和*治环境的“合理化”部分,最终导致不断发生更严重、更持续的暴力活动。

现在的局面,除了特区*府在止暴制乱方面确实存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不足、采取相关措施不果断等问题外,主要还是反对派长时间来故意放大、抹黑煽动、暗中运作操控而造成的。他们希望乱局持续下去,并采用他们的方式让更多的民意倾向和支持他们,最终夺取香港的管制权。

所以,暴力时间持续越久,原本默默期待特区*府有所作为的民众会对*府逐渐失望,进而倒向中立甚至开始支持反对派。这样下去,对反对派将更加有利。

出路在哪?

目前,特区*府与反对派已经进入了新的对峙阶段。特区*府想要尽快止暴制乱,而反对派们开始“论持久战”。

反对派和暴徒们最怕“持久战”无法持久。而就目前的局势而言,特区*府可选择的路只有三条:

其一,再次让步,接受“五大诉求”中的某些内容,缓和社会气氛。但修例已撤回,剩余的“四大诉求”如果满足,无异于直接“缴枪投降”,特区*府全面丧失对香港的管控。

其二,采取强硬的方式镇压暴力,比如特区*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出台一系列强硬法例。这样可能无法避免流血冲突,香港社会短期内可能会付出代价。但却是目前对暴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继续“拖下去”。目前拖了快五个月,暴乱仍然未能消退,且拖得越久,越有可能失去民心。

所以,打破僵局目前看虽没有“上上策”,但相比较来说,第二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能性。而且,事实证明,反对派最怕的,就是特区*府的强硬手段。

早有内部人士透露,就在《禁止蒙面规例》刚刚颁布实施之际,“叛国乱港四人帮”二号人物李柱铭很快就通过有关渠道向特区*府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是当局实施《禁止蒙面规例》的刑罚不能过重;

二是特区*府不能再推出其他法律措施或行动,包括网禁、宵禁、聘请特务警察以及开设特别法庭等;

三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迟11月份的区议会选举。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反对派将逐步停止暴力活动。

我们仔细看一下反对派的需求,就可以得出:目前反对派的“七寸”是“特区*府强硬”,而瞄准的是“区议会选举”。

《禁止蒙面规例》出台后,鲜有入罪者,大量的蒙面暴徒仅仅缴纳数百港币即被保释。特首林郑在8日更是公开表示“目前,无任何计划再次启动紧急法来订立其他新的规例”,这正中反对派下怀,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区议会选举,反对派已经以“持久战”为总基调,以赢取区议会选举为目的调整斗争策略,意图夺取香港基层管制权,逐步架空特区*府。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有理儿有面

流程编辑:TF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