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一朝,塞北岭南,一切飞禽走兽,听到一位文豪的名字,就会瑟瑟发抖。
这位叫苏轼的老先生,有一个被动技能:
只要皇帝老子哪天看他不顺眼,把他贬到外地,当地一切长肉的动物,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没办法,苏东坡实在太爱小动物了,顿顿都有。
一双筷子一支笔光耀千年的他,在多舛的命途里,几乎吃遍了大宋朝能吃的一切肉。
羊肉最流行,吃!连脊骨都给它啃干净!
猪肉没人吃,买!一天炖两碗当早饭!
鱼虾蟹,有什么吃什么!河底都给你捞光!
在小动物们看来,这老爷爷就是岭南扫街嘴,*州大胃王,吞食天地的大宋哥斯拉。
然而,老饕如东坡,在吃肉这件事上,也免不了有一桩遗憾——
“吃肉也要吃得有文化”这件事,没有人比苏轼更懂。
他所记载的肉食,不但代表了东京梦华一时风尚,他个人独创的吃法,更是超越时代,可以传世。
羊肉
北宋自帝王将相以下,皆以羊肉为美,只要吃得起,无人不食羊,苏轼自然不免。
宋仁宗爱烧羊,老百姓吃白煮,苏轼最爱的吃法很奇特:蒸。
他像对待鲜鱼一样爱羊肉,一定要用简单的烹饪,尊重它的本味。
传说,他的秘诀是:“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
?图虫创意
同州,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也是出羊的地方——专挑羊羔,蒸得烂熟,再加当时时兴的甜品杏酪,鲜、肥、香、甜,筷子都夹不起来,要用勺子舀着吃。
这得是爱羊成痴之人,才能想出的穷凶极恶吃法——都快拿羊肉当饭吃了!
苏轼对这道菜念念不忘,在他著名的《老饕赋》里,还不忘提一嘴: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鳌;
烂樱诛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与糟蟹醉蛤、蜜煎樱桃同列,可能已经列入东坡的“死前必吃”豪华菜单了。
然鹅在那个年代,羊肉终究是有钱有身份的人,才能常吃的。苏东坡常常被贬,说穷就穷,他的羊肉因此也断断续续。
可是,为羊痴狂的心不会被阻断,毕竟羊咩咩全身都是宝。
?图虫创意
苏轼被贬惠州时,买不起羊腿羊排,就买没多少肉的羊蝎子。
切块,煮熟,趁热捞出,用酒腌渍,撒一点盐,烤着吃。
“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那点儿肉能啃出吃蟹的感觉,看把他美的。
他越啃越香,骨头往边上一扔,苏宅里回荡着汪星人的哀嚎。
苏家的狗子们,看着被主人啃得比狗都干净的骨头,第一次知道了啥叫文豪野犬。
猪肉
苏轼对中国人吃猪肉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一道东坡肉。
重要的是,从他而起,猪肉的美好在诗文中浓墨重彩,近乎一种文人雅嗜。
猪肉在中国人心中地位的提高,东坡功不可没。
?图虫创意
从前,“*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没有贵人垂青的猪肉,就注定没有人追随,连老百姓都失去了享受它的资格吗?不可能!
肉的美好,不应该被埋没。
苏轼,给予了猪肉被赏鉴的价值。
?樊小喆
据说,他出仕杭州时,听说东阳猪肉美味,就派差役去东阳买猪。
结果归途中,差役喝醉了,猪都跑了,只好在杭州买了几头冒充,厨子哪有苏轼专业,于是照样做熟了宴客。
在席上,众人纷纷跟风夸东阳猪肉美味时,东坡一下打了所有人的脸:这不是东阳猪肉,是杭州村郊的冒牌货!
世人皆道猪肉贱,独他一人为猪肉树立了标准。
哪怕遭尽白眼,一样有自己的独特,这是他赋予猪肉的品格,也是东坡一生的傲然。
鱼虾蟹不够
还有更黑暗的
人间有十二生肖,苏轼独占第十三个,他属猫。
这一点,全大宋都知道。
曾经在常州,有位善于烹鱼的士人,请东坡来家吃河豚。
朋友的老婆孩子都躲在屏风后面,倒不是怕河豚*死人,是想等老先生吃一口,发个点评——
结果,他们眼睁睁看着东坡像只大橘猫一样,一口一口啊呜啊呜,就是不说一句话。
良久,他终于吃过瘾了,筷子一扔,说出了那句中华河豚史上最著名的判词:
“也直一死!”
?图虫创意
有*的河豚他都敢吃,没*的他自然更爱了。
子瞻在*州,好自煮鱼。以鲜鲫鱼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叶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丝,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尽谈也。
有了这套《煮鱼法》,后世多少餐馆,都靠一盘“东坡鱼”撑场面。
这样一个人,无论把他贬去哪儿,都想着捞鱼吃。
于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当他被贬去*州,却在人生低谷里意外发现了一个吃肉天堂。
“猪牛獐鹿如土”还则罢了,更重要的是,“鱼鳖不论钱”!
去赤壁玩,几个朋友有酒无菜,客人立马回家拎来一条“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连苏轼带两个客人,三个人够吃,这鱼得多大呀。
除了热爱河鱼,苏轼也喜欢海货——这,就得看皇帝心情了。
赵官家一烦,把他扔海南去,那边的生蚝,就遭了殃。
?图虫创意
他吃嗨了,还写信馋三儿子苏过,也没忘了补一句:“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然而,苏轼很快就在海南发现了更魔性的食材。
美食家,往往有一大作死天赋:不管多吓人的食物,只要能吃,就一定尝一尝。
苏轼刚到海南时,曾经接受过当地土人的野味菜单:
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
除了大老鼠、蝙蝠和蛤蟆,他还硬着头皮尝试了蜜唧:就是用蜜喂大的小老鼠!
亏了那年头没新冠,不然就苏东坡这馋法,早归位二百回了。
(此处第一千万次提示:为了你我的健康,不要食用野味!)
然而,哪怕老饕如东坡,也有一种肉,他很难吃到——
牛肉。
由于当时的法律等原因,老百姓吃牛肉,没有那么自由,毕竟更多的牛,还要留着种地。
做过几任父母官的苏轼,要鼓励老百姓耕田致富,自然不能带头宰牛吃肉。
再馋,也只能一忍再忍啦。
谁也不知道,假如东坡与牛肉相遇,会激发出什么样的美味?
可今天,我们能填补他的遗憾!
近日,必胜客推出了东坡牛肉系列,以G20国宴名菜“东坡牛扒”为灵感,用西式料理结合东坡美食,制造出前所未有的美味暴击!
此事,要从中国杭州G20峰会说起——
由于峰会在杭州召开,作为东道主,中方宴会招待的菜色安排,一方面要体现杭帮菜的地方特色,同时也要照顾到各国元首的饮食风俗。
于是,这道“东坡牛扒”以国宴菜的身份,端上了二十国领导人共享的餐桌。
今天,必胜客以这道“东坡牛扒”为灵感,创造出了这次的东坡牛肉系列。
第一道菜,自然以必胜客的看家本领为主——必胜客东坡牛肉比萨。
这次,必胜客选择了与牛肉口味更搭的薄底比萨,以进口牛肉,大块厚切,加上东坡酱汁,经两小时文火慢炖入味,慢慢吸收酱汁精华。
话说回来,这“东坡酱汁”也是必胜客特制的:首先,加入白糖提鲜,微甜本就是东坡肉的底味之一。
同时,加入牛肉原汁,进一步强化风味,然后,再注入一点茉莉花茶,清雅的味道,丰富了味觉层次——注重肉之本味,适当加糖提鲜,香料味道别具一格,不喧宾夺主,这做法,很东坡了。
烤制完成后,撒上杏仁片点缀,口感更加丰富,第一口,小口享受完饼底和杏仁片的酥脆后,嘴巴张到最大程度,大块牛肉一口吞,牛肉经过烤制后,保持了炖煮后的酥软甜香,这一口的充盈,幸福炸了!
同时,新推出的金秋盛宴芝心四合一比萨,在包含了东坡牛肉比萨的同时,也有果木香风味烤鸭、经典夏威夷风情、新奥尔良风情烤肉三种经典口味,一桌人各有所爱,也包你一份吃过瘾。
当然,大家聚餐的话,一人一口牛肉,肯定有人嫌不够。
不要紧,直接整大块的!
必胜客东坡牛排,大概是他家有史以来最“诗意”的牛排了,其做法,与东坡牛肉比萨上的牛肉大致相同,不过作为牛排,吃起来感觉特别,一是大块厚切,自己动手更过瘾,二是牛排源自西方,这一块吃起来,却是满满的中国味。
平日为牛排不全熟而抱憾的朋友,尤其是一起聚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试试这样一道酥软入味、咸香微甜、香气四溢的牛排,一定吃得舒服熨帖。
当然,牛排的配菜也不容小觑,旁边的土豆泥看起来不起眼,可是源自米其林主厨配方,以牛奶和土豆泥精确配比,入口柔滑宛如*油,奶香四溢,现点现做,保证新鲜。
除此之外,还有三款石榴风味饮品,配合秋日时令,更加清爽。
爱清淡的,可以来一杯西班牙红石榴七窨茉莉白毫。
必胜客臻选的西班牙进口石榴果汁,深红饱含着甜美,配合谷雨时节高山特级白毫绿茶,采摘正午时分茉莉鲜花,运用“七窨一提”的精细工艺,最大程度保持花香与茶感并重。
同时,加入时下流行,籽小而软,有“水晶石榴美誉”的突尼斯软籽石榴作为点缀,底部是鲜亮Q弹的益生菌石榴果冻,多种口感与香气尽情交流碰撞。
奶品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西班牙红石榴酸奶奶盖茶。
同样是西班牙进口石榴果汁、谷雨时节高山特级白毫绿茶、正午时分茉莉鲜花与突尼斯软籽石榴的搭配,这一杯顶上,特别加入了希腊风味的海盐酸奶奶盖,清甜酸香,与茉莉绿茶的清新、红石榴汁的甜美搭配,别具风味。
不畏秋风、钟爱冰爽的小伙伴,还有西班牙红石榴果冻冰沙等着你。
这一杯冰沙,除了西班牙红石榴汁、突尼斯软籽石榴之外,还有益生菌石榴果冻和酸甜莓果作为点缀,突出石榴原味,酸甜冰爽,专为爱果味,更爱凉爽的你。
以上餐品,在全国必胜客各门店均有售卖,欢迎大家在这个早至的秋天来到必胜客,选择你最钟意的一款,和必胜客一起,在美味中尽享东坡风味的诗情画意!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封面来自福桃丛书《我要吃肉》
插画师:Tiugin、喔哦噢呕少年
??
??
作者-VJ
编辑-VJ
??
??
摄影-栗子
设计-大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