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际交流学院中外师生开展ldquo疫 [复制链接]

1#

4月13日,国际交流学院*支部组织全体教职工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在校学生进行了疫情防控文件的学习,并且邀请中外师生分享各自作为社区志愿者的经历和感受。

?

支部书记(院长)孙艳同志带领参会人员学习了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向参会*员教职工、民主*派、群众教职工以及校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关于疫情防控从严从紧管理的阶段性安排;分享了*员干部在校*委的带领下,以“一张行*床,一份爱校情”靠前指挥,驻守校园安全的故事;分享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校同学们团结互助,友爱前行,支持、配合学校抗疫举措的日常学习生活故事。“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孙艳书记(院长)号召全体师生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战胜疫情。

?

?

?

支部委员张田田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先生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的经历与故事。张老师提及到,自疫情反弹,她的先生就一直在单位,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在这期间,他除了现场处置疫情,便是在单位写相关方案或者做直播培训。她说,她们的家庭只是这众多公卫家庭的一个缩影,特殊时期,需要大家挺身而出,积极配合,一起守卫家园。

支部委员柳承吟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社区的志愿服务经历。自3月28日浦东实施封控以来,柳老师积极完成了*员“双报到”,参与了社区的抗原试剂发放回收以及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工作。柳老师说:“由于先生自3月28日起就进入单位工作,所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而小区里家里有老人有孩子的情况更多,我出去做志愿者所承担的风险比较小,在这个时候我更应该去承担这份*员的责任。而且家人也对我去做志愿者很支持,我的父亲和外公都鼓励我,说我也应该为*做点儿事情了。”

?

?

21级汉语国际教育的曾婕和庄欣昀两位同学分享了她们在社区志愿服务的经历。曾婕同学说:“我从小区出现疫情开始就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一开始只是负责核酸和抗原检测工作,后面我还发掘身边的资源成为了小区蔬菜团购群的一名‘团长’,希望能够用我自己微小的力量为广大居民解决最后一公里以及餐桌问题。”庄欣昀同学也分享到:“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感受到社区工作者的不易,和居民互相帮助、自发参与到志愿工作的无私奉献等等,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想将自己的空余时间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不只是现在,等疫情不严重了,我也会多多参加志愿者工作。况且,这本来就是作为当代大学生该做的,我们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

校外住宿的留学生也积极参与进社区的志愿服务中。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突尼斯留学生吴磊,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协助所在社区完成物资搬运以及核酸检测等工作,彰显了我校留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沪,爱校”的深厚情谊。在服务社区之前,他就主动向孙艳院长表达了自己想在中国继续申请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愿望,希望发挥自己擅长五国语言的优势,用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去完善自己服务社会、走向世界的理想与抱负。

学习和分享之余,孙艳书记(院长)对各位*员教师以及同学们积极服务学校、社区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嘱咐大家做好防护安全,安排好学习生活。微光聚起,抗疫必胜,国际交流学院全体教职工坚信如常的生活、美好的未来即将到来!

转自:“SSPU国际交流学院学生乐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