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全称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是以色列军方情报和特务机构。
在上个世纪,摩萨德与美国中情局、俄罗斯克格勃、英国军情六处一起,被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特务机构”。
摩萨德标志
虽然美国中情局大名在外,但四大机构当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却要属摩萨德,因为这个以色列情报机构曾多次策划军事暗杀行动,来服务于其国家政治,凡是被摩萨德盯上的组织或个人,统统人头滚滚,难逃死命。
但是有那么一个常年活跃在中东地区的人,被摩萨德暗杀了57次,最后却都还活蹦乱跳,这样的记录,简直堪称摩萨德成立以来的最大败笔,更可说是摩萨德组织的头号克星。
阿拉法特
他是谁?本篇文章老闫来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位被摩萨德特工暗杀了57次而不死,被誉为“中东不死鸟”的巴勒斯坦枭雄,亚西尔·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枭雄阿拉法特
每一个在世界政坛上赫赫有名,或者雁过留名的政治人物,在其或长或短的一生中,都要折腾出来点儿轰轰烈烈的事迹,要么是别人折腾他们,要么是他们在折腾别人。
在吃饭的时候,可能遇到人肉炸弹;在外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车祸;在乘飞机的时候,可能遭遇坠机;哪怕是缩在屋里,都有可能被看似纯良无害的女佣,从裙摆下抽出一把刀子来,造成生命威胁,相信不管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觉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但是以上这些危险重重的场景,就是巴勒斯坦前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的日常生活。
而阿拉法特之所以时常面对这种危机,则与他对于巴勒斯坦这个国家而言,如同精神领袖和灵魂人物般的重要性,有着不可开脱的关系。
阿拉法特
在巴勒斯坦,阿拉法特是被视为“国父”一般的国家领袖,如果能够除掉他,那么对于敌视巴勒斯坦国的其他国家而言,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政治投资。
但阿拉法特从来不畏惧死亡,从他决定要带领巴解组织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时候,他就已经想明白了。
亚西尔·阿拉法特从年开始,就已经参与了抗击以色列的斗争,那时候他才19岁。
阿拉法特
年5月中旬,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作为阿拉伯国家盟军的一个基层炮兵军官,参与了战斗,并在加沙地带的一场战斗中,用迫击炮命中了以色列军方的一辆坦克,这让他声名大噪,受到了上层军官的赏识,更是被委以重任。
然而还没等阿拉法特的兴奋劲儿过去,他却又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原来,他们这些军人在前线杀敌杀到飞起的时候,埃及等几个阿拉伯盟军的成员国,却临阵倒戈,跟以色列达成了一些秘密协定,然后主动停战了。
结果,阿拉法特等战士们的胜利成果,就被迫吐了回去,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联盟的言和而告终。
这是阿拉法特第一次尝到背叛的滋味,从此,他就下定决心,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为了不再看他人的脸色,一定要壮大实力,一定要把武装斗争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年,阿拉法特进入开罗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次年加入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并凭借着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打出来的军功和声名,在年当选为学生联合会主席,这对于他后来发起民族运动提供了许多人力资源。
年,阿拉法特在埃及部队中服役,因为他是埃及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材生,精通工程爆破,所以埃及军方授予他工兵少尉军衔,并让他带队到塞得港地区,执行残留爆炸物的处理任务。
埃及大学
而这个任务对于当时的阿拉法特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弄不好就会把命给留在塞得港。
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埃及东北港口城市塞得港,完全是一个麻烦的地方。
就在不久前,英法军队刚刚跟埃及在这里打了一场,在这场被称为“西奈战争”的战役中,英法军队先进的空中作战部队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在空袭的掩护下,英法两国的陆军部队在这个塞得港上横冲直撞,而在战后,这个地方一片狼藉,遍地硝烟。
而且敌军还没走远,随时都可能有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的螺旋桨战斗机,从头顶呼啸而过,然后投下危险的炸弹!
在这个时候,执行残留爆炸物的拆除工作,对于阿拉法特而言,简直是让他送死。
但阿拉法特没有任何怨言,他心里明白,如果连这样的任务都不能胜任,那么他未来在武装部队的发展上将会毫无作为,而如果无法站稳脚步,那么下一步的计划将没有任何说服力。
毕竟,谁又会信任一个连死都怕的领袖呢?
阿拉法特
于是,顶着敌军的空袭压力,一边冒着被战场残留爆炸物炸死的风险,阿拉法特艰难地打扫着这一片战场。
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后,阿拉法特也顺利完成了战后爆炸物的处理任务,回到了埃及开罗的军队大本营,并随后带着一批军事骨干离开了开罗,到科威特,开始筹备自己的秘密大计。
年,阿拉法特创建了秘密军事组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简称巴解组织。
最初,阿拉法特创建巴解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以色列的军工业建设,然后慢慢扩张势力,为此,在阿拉法特的策划下,巴解组织对以色列进行了多次渗透,并多次对以色列的军事基地、工业基础设施进行了拆袭爆破。
但阿拉法特对未来并没有一个很坚定的规划。
直到年,巴解组织下属组建了专门的军事部队“暴风突击队”。
为了提升这支武装部队的战斗力,阿拉法特决定到我国来取取经。
当时的我国虽然建国才15年,但已经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并在军事装备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我国最不缺的,也是阿拉法特等巴解组织领导人最缺少的,则是革命斗争经验,于是,获悉了阿拉法特等人苦恼巴勒斯坦独立无门的情况,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热情接见了阿拉法特等人,并好好地“指点”了一下这群革命后辈。
阿拉法特和周总理
在周总理的指点下,阿拉法特总算对巴勒斯坦民族的未来,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同时更坚定了武装解放巴勒斯坦民族的信念。
不止是经验上的传授,周总理还安排了专人为阿拉法特的随行人员做军事培训,并表示一定会支持巴勒斯坦的民族独立运动,必要时还会提供军事援助。
周总理
这一次访华,阿拉法特可谓是收获满满,不仅是枪杆子上的强化,更是精神层面的进步。
之后,阿拉法特就将我党的革命斗争经验借鉴、运用到了巴勒斯坦的解放运动中,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枭雄正在逐渐形成。
阿拉法特
然而等待阿拉法特的,注定不是一条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艰难坎坷的歧路。
57次暗杀成就中东不死鸟
作为巴勒斯坦民族的世仇之敌,以色列肯定不愿意巴勒斯坦民族独立,为此,以色列领导人专门对直隶于最高领导人的特工情报机构摩萨德,下达了特殊命令,“不惜一切,扼杀巴勒斯坦民族独立!”
阿拉法特
而摩萨德则为阿拉法特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准备用来招呼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袖。
而此时的阿拉法特,已经领导着“暴风突击队”,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跟以色列正规军打得不可开交了。
他们充分执行了我国军事人员指导的游击战精髓,发挥打一枪就跑,绝不与敌纠缠,绝不以小博大,集中优势兵力吃掉敌小股部队的游击战精神,在敌占区后方跟地方大量部队兜圈子,将敌方正面部队当驴子牵,让敌军部队疲于奔命,但就是拿“风暴突击队”毫无办法。
阿拉法特
正面战斗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更大的危险,来自摩萨德的暗杀。
不论是吃饭的时候,还是外出的时候,阿拉法特都会受到摩萨德的“关照”,有时候是近身的刺杀,有时候是远距离爆破,此外狙杀、绑架等事件都有可能发生在阿拉法特身上。
但每一次,要么是他运气好,要么是他够警觉,总之在这样的事情发生许多次后,阿拉法特都还好好的,也许真的是吉人天相了。
而最大的一次危机则发生在年。
年初,一名被摩萨德安插的内奸,偷偷将微型脉冲雷达安到了阿拉法特的专车底部,之后阿拉法特乘车外出的时候,一百公里外的以色列某军用机场,两架战斗机也随之升空了。
阿拉法特
原来,那个被装在阿拉法特专车上的装置,带有发信定位功能,能够为以色列的战机指引轰炸目标,企图用饱和火力打击来杀死阿拉法特,这当真是一个十分阴险狡诈,又十分可怕的“杀局”!
但就是这样一个十分隐秘的“杀局”,却被阿拉法特无意中给发现了,在他拆除了那个装置之后,还顺手把那个内奸也给清理了。
这样的高级暗杀手法,从第三次中东战争一直持续到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一直到阿拉法特于年宣布巴勒斯坦建国,到他当上了巴勒斯坦的总统之后,都还时有发生。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阿拉法特一共遭受了摩萨德57次暗杀,以及数百次被扼杀的暗杀行动后,他依然好好地活着,最后成就了他“中东不死鸟”的名号,不得不令人感叹,这人不是命大,他是命硬。当然,除了命硬之外,阿拉法特的爱情也值得一提,尤其是他跟女秘书之间的特殊结合。
阿拉法特与女秘书的秘密爱情
苏哈·阿拉法特是典型的东欧贵妇长相,高鼻梁,厚眼睑,这让她在笑的时候很明媚,而这样的长相,也许就是阿拉法特钟爱的类型。
苏哈
阿拉法特与苏哈相遇于年的法国,那时候的苏哈,还在法国巴黎上大学,并且已经结过婚。
但是爱情这玩意儿有时还真说不清,当时的阿拉法特已经是个57岁的中东老男人,此时的巴勒斯坦还没有建国,他虽然已经手握民族解放组织的领袖大权,但还是一个需要到处奔走,去寻求政治帮助的游击队。
长达二三十年的军事斗争中,阿拉法特也不是没有喜欢的女人,但要么是不合适,要么是没缘分,他本该不再对爱情抱有想法,可他还是爱上了当时只有23岁的苏哈。
阿拉法特和苏哈
苏哈的父母都是巴勒斯坦裔,但是已经侨居法国许久,苏哈更是从小在法国长大,她虽然是巴勒斯坦后裔,但身上完全没了中东女性的特质。
而在阿拉法特看来,苏哈开朗健谈,钟情浪漫,跟他认识的所有中东女人都不一样,她像是有种魔力,吸引了阿拉法特的眼睛。
不久后,苏哈被调到阿拉法特身边担任机要秘书,再然后,两人就在一起了,年,阿拉法特与苏哈秘密结婚。
阿拉法特和苏哈
这对夫妻堪称是忘年交,因为两人足足相差了33岁!
但年龄的差距并没能阻止阿拉法特的热情,他对这位娇妻十分疼爱,对其奢侈成性的生活也尽力满足。
但这一切都不能公开,因为阿拉法特在青年时期曾经发下宏愿,要为了民族解放运动献身,宁愿终身不娶。
阿拉法特和苏哈
而如果被人发现他与一个女人结婚,这对他的政治声望,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年,两人生育了一个女儿扎赫瓦。
直到多年以后,两人的关系才被公开,而这时候,两人的女儿已经好几岁了,民众就算再不满,也无可奈何,毕竟阿拉法特也算是国家领导人,不能因为人家年少时候的话,就让人家守一辈子光棍吧?
苏哈
更何况,阿拉法特为这个国家的建立,已经付出够多了。
结语:
年,阿拉法特因病在巴黎病逝。
而比他小了33岁的妻子苏哈,在阿拉法特去世的第一时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