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球金融史为穷人改变的选项,资本主义下工 [复制链接]

1#

引言

农场设备最开始依靠的是马力,接着是蒸汽机和内燃机的驱动,农场设备的机械化影响了全球。

美国农场的大丰收多亏了赛勒斯·麦考密克发明的收割机,它为美国的家庭农场迎来了一段繁荣期,并且压低了世界的商品价格。早在19世纪70年代,价格低廉的美国谷物就唤起了欧洲国家的关税保护。航运业采用了蒸汽动力,使横渡大西洋的运输更加容易,这导致美国的大丰收逐渐摧毁了东欧和南欧的农民经济。随着各个国家急着在全球农业的专业分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农业生产的重整随之而来。

在新农业体系中,农民只种植一两种作物,而不是像早期那样进行多样化的种植。农业公司开始取代种植户,而这些农家成员则纷纷涌入附近的城市或移居国外。逃离欧洲恶劣生活条件的方法之一是去北美或南美国家寻找新家园,或者走向更远的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早在年,威斯特法利亚的官员就记录过“流浪精神”和“移民美国的热潮”。

19世纪40年代,每周有个欧洲人抵达美国。20年后,大部分欧洲国家取消了对女性和服役结束的男人的旅行限制。从19世纪末开始,波兰、俄罗斯、匈牙利、意大利、塞尔维亚和希腊多余的农村劳动力选择横渡大西洋,到国外开始新生活。其他人则搬到了自己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年,纽约港的埃利斯岛成立了一个接收中心。

20世纪10年代,移民高峰期时,每年有差不多万人从这里入境。人们四处迁移。太平洋上有一波又一波的中国人动身去了暹罗、爪哇、马来半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南威尔士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这些地方也吸引了不少日本移民。据估计,万印度人作为流动工人去了尼泊尔和东非。”差不多万人离开中国南部和印度,到达东南亚,相同数量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迁往了中亚、西伯利亚和满洲。

西班牙把多万人送到了古巴和拉丁美洲。意大利人去了美国、阿根廷和突尼斯;法国人去了阿尔及利亚。虽然英国经济发达,但还是有万英国人去了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同时,万德国人移居巴西和北美。而一旦巴伐利亚人、爱尔兰人或瑞典人在国外建立了滩头堡,他们的亲友就很容易跟来。显然,这都是与资本主义关联的新经济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欧洲人口膨胀的同时,美国人口也从年的万爆炸式地增至年的7万。十年后,美国人口已经达到万。白种拉丁美洲人渴望欧洲移民来美白他们的人口,美国的制造商也需要男男女女来使工厂运转。总之,当时有5万欧洲人穿越大西洋来到美国,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之前,奴隶贸易还带来了1万人。因为大部分移民都是年轻男性,男男女女都在全力以赴地工作,所以美国的抚养率很低。

生育率的提高也是人口长期增长的原因之一。年,生育率急剧下降,但是由于预期寿命延长,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过剩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加剧了民族矛盾。~年,发生在俄罗斯、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的大屠杀掀起了大批犹太人移民美国的浪潮。他们背井离乡的动机有很多,包括逃避兵役和征税、渴望冒险、想要更高的工资、想要土地,还有寻求政治和宗教自由。

蒸汽船加快了航行的速度,但是客船统舱的等级依然很低。对美国企业而言,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来得正是时候,随着工厂流水线的建立,许多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正需要他们。匹兹堡、布法罗、扬斯敦、托莱多和纽瓦克的钢铁厂、炼油厂、血汗工厂等无数的工厂向在埃利斯岛登陆的人张开了怀抱。工厂里大多数工人是移民,但是也有一些是从瑞典和挪威往西走,定居在爱荷华州、威斯康星州和明尼苏达州新开垦的土地上的人。

因为家乡的习俗,来自希腊、德国或爱尔兰等地的女性可能会进入工厂工作、担任公务员或在家里制作人造花卉、帽子和衣服。对于在家工作的人来说,缝纫机是非常重要的发明。每天吃过早餐后,整个家庭就开始在租住的公寓里辛勤劳作,公寓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室。这些编外工人就像是供应充足的生产要素,因此价格-即工资-就会降低。

在大部分人口接近50万的美国城市里,的人或他们的父母出生于外国。因为他们到达的国家仍由具有英国和德国血统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新教徒管理,所以根据原籍,他们成了有定语的美国人,比如波兰裔美国人或意大利裔美国人。讨论资本主义的起源工业化改造了工人阶级。新无产阶级的成员对重新划分了他们国家的经济变化有着不同的反应。

19世纪中叶,与英国和美国相比,德国、比利时和法国更快地实现了工业化。资本主义的降临攻击了习俗,然而,在英裔美国人的世界里,开始于18世纪的机械化车间慢慢地蔓延开来。这种从容不迫的发展步伐延续了几代人,所以人们相信,工业化是社会自然的经济发展潜能进化演变的一部分。亚当·斯密曾论证过这个观点。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大陆却不是如此。也有批评者认为,工业化是新贵阶级设计的一次掠夺式的转型,想同时摧毁贵族和农民,这次转型曾免于经济动荡的侵害。

反对者支持有关工业资本主义的破坏和剥削的共同观点,他们的人数成倍增加。区别在于,他们的建议超出了他们对打击欧洲的这场灾难的认识,他们掉进了意识形态的大坑。法国的工团主义者尤其强大,他们相信组织大罢工这样的直接行动可以从所有者手中夺取工作场所的控制权。因为他们希望管事的是工人的工会或联合会,所以他们自名为“工团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者想要消灭所有的政府,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政府与实业家相互勾结。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是他们主要的理论家,他说,“财产就是盗窃”。普鲁东不断地强调一个有说服力的想法,即私有财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没收工业财富的利益,这些财富实际是由工人创造的。无政府主义者比其他人更理想化,他们指望未来出现某种自愿的相互关系,可以引导社会决策。

卡尔·马克思对于历史本身有一套更复杂的理论:他认为工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阶段,可以让实业家创造的巨大财富实现社会化。在他看来,共产主义代表了社会发展的终极阶段。当社会走入共产主义时,政府只是事项的行政管理机构,而不是人民的统治者。这些理论成了使人改变信仰的组织原则。工厂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12小时,这种工作制危害了工人们的健康。

最初的工人运动是为了争取8小时工作日。年,激进分子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它也常被称为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每年在西欧城市举行会议,顶峰时,它有万成员。年,几个欧洲国家发生了暴动,政府疑心是劳工骚乱,所以警察和告密者经常会参加劳工的集会。马克思和普鲁东彼此影响,但是他们对是否使用武力有不同的看法。普鲁东相信和平演变的可能性。

而无政府主义者则是从第一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分离出来的一群人,后来,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在实施社会公义时使用暴力。劳工支持者利用了一系列根本有效的解释说明,他们对于是否成立政党来改变政府,是否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等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否在体制内努力来扩大工业化的成果等问题各执一词。欧洲的劳工积极分子激进组织的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领导者敲响了警钟。

年,德皇威廉一世经历了两次袭击后,德国政府取缔了所有的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组织。而且政府每三年都会重申这一法律。与美国不同,德国有社会支持的传统,这源于它早期的家长式统治。社会福利立法着重强调了有关工人组织的苛刻法律。借用总理俾斯麦的话来说,无产阶级必须认识到“国家不仅是必要的体制,也是社会福利是为他们的需求和利益服务的”。

不到十年,俾斯麦通过立法,确保工人获得了疾病、工伤、养老和丧失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保险。因为这些项目是由雇主支付,所以保险政策得以普遍而有效的执行。制造商担心劳动力市场的动荡,于是开始向容克贵族靠近,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地投入了容克贵族的怀抱,同时,社会主义的威胁也促使容克贵族主导的德国政府更加支持社会立法,从而放慢了德国移民的步伐。德国政府加大了中小学的教育开支。在这一有利的相互影响下,工业得益于有文化的工人,而工业职业也鼓舞工人成了政治上的积极分子。

结语

扩大选举权被视为是对财富再分配的激进努力的遏制。尽管政府取缔了激进团体,但具有马克思主义血统的社会民主党的支持率却在不断增加。50多万英国人把5月1日从古老的异教节日变成了国际劳动节,因为年的这一天,他们游行到海德公园,示威要求8小时工作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