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卡上校下台以后利比亚人民是否迎来了期望中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213/l9us1d6.html

利比亚地图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利比亚,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与埃及、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以及突尼斯相邻。作为一个非洲国家,容易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贫穷与落后,战乱与纷争。实际上,现在的利比亚也确实如此,现在的利比亚国内政局动荡,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和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作为利比亚国内最主要的两支力量,一直相争不下以至于大打出手。就在近日,利比亚“国民军”向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控制的首都的黎波里发起进攻,的黎波里米提加国际机场因此关闭。

卡扎菲执政时期建设的大人工河灌溉工程

在这种内战的情况之下,利比亚国内的安全局势自然是相当恶劣,民间武器泛滥,各种民兵组织猖獗,极端伊斯兰教势力也趁机滋生蔓延,各种暴力袭击事件频发,民众安全得不到保证,经济建设也难以推进,利比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今天的利比亚可谓是民不聊生,但是时间倒回几十年,利比亚曾经一度富甲非洲,人均GDP放眼世界也位居前列,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公民能够享受免费的医疗和教育服务,并且不断完善国家基础设施,其中就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工程大人工河项目。支撑这些的是利比亚拥有的非洲第一的石油储备,多达亿桶,就像沙特一样,利比亚依靠着石油的出口就能够赚的盆满钵满,而曾经带领利比亚走向巅峰的,就是一代枭雄卡扎菲。

前利比亚领袖卡扎菲

卡扎菲在年9月1日,领导“自由军官”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统治利比亚的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由于奉行反美政策,卡扎菲被称为“反美英雄”,他还致力于非洲统一事业,曾担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并且不遗余力地推动阿拉伯国家联合,在年被多位非洲国王、酋长授予“万王之王”的头衔。然而这位带领利比亚人民走向富裕,曾一度风光无限的利比亚领导人,最终的下场却不太美好。

被展示的卡扎菲遗体

年2月起,利比亚多地爆发抗议活动,以反对独裁追求自由的名义要求卡扎菲下台,并且抗议活动很快向利比亚全国蔓延,并最终形成了反政府武装,开始使用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忘火上浇油,在通过联合国决议利比亚设置禁飞区,并且针对比利亚开展“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打击了卡扎菲政府军支援反对派组织。8月21日,反对派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2天后占领阿齐齐亚兵营,卡扎菲政权正式宣布倒台。卡扎菲本人也进入流亡状态。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最后的据点苏尔特被执政当局武装抓获,在对其进行了一番羞辱过后,便被枪决。更过分的是卡扎菲死后还没有被立刻下葬,其遗体被送至米苏拉塔的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展览了4天后,才被秘密下葬。一代枭雄卡扎菲的最终结局不可谓不凄惨。

发射导弹的美国驱逐舰

对于利比亚民众来说,打着反对独裁追求自由的名号,终于将卡扎菲赶下了台,然而希望中的自由、民主却并没有实现。反而使利比亚分崩离析,成为军阀割据,战乱不堪的国家,曾经富足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无数人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失去生命、失去亲人。正如普京在联大所言:“利比亚战争给利比亚人民带来的不是民主和进步,而是暴力、贫穷和社会灾难”。

“奥德赛黎明”行动中准备空袭利比亚的英国战机

从结果上来看,利比亚人民选择推翻卡扎菲政权,无疑是错误的选择。虽然卡扎菲时代确实是独裁执政,但是至少物质生活有所保障,而且保障得还相当不错,毕竟不管是卡扎菲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对其成功领导利比亚率先脱离贫困这一事实都是承认的。而现在的比利亚,被战火肆虐,人民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谈民主自由,所以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利比亚人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自己“作”的。

利比亚国内局势混乱,战火不断

但是我认为,在这一选择上过多地指责利比亚人民也是不当的。毕竟卡扎菲独裁是事实,人民对独裁专制的憎恨是自古有之的,匈牙利世人裴多菲就作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是强烈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利比亚人民才会如此轻易地被西方国家所煽动利用。然而大部分被西方国家所煽动的人往往缺乏自己的思考,在他们眼中他们投入的是追求民主的正义事业之中,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推翻独裁容易,建立民主却难,取代独裁的很有可能是另一种专制。

利比亚的武装组织

所以对于利比亚人民来说,选择推翻卡扎菲,并不能说是犯下了什么弥天大错,他们的目的是想要追求更好的民主生活而已。只不过相比于美好的期望,现实就显得过于残酷了,为这一次尝试,利比亚人民现在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