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中海上演最惨悲剧欧洲难民危机何解 [复制链接]

1#

近日,让欧盟“头痛不已”的地中海偷渡潮又上演了一场悲剧:7月25日,一艘偷渡船在利比亚沿海倾覆,导致超过名难民失踪。据报道,这些难民多数来自厄立特里亚、苏丹等非洲国家,他们以利比亚为中转站,试图横跨地中海偷渡至欧洲国家,不料船只倾覆葬身大海。海难发生之后,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内的国际政要纷纷发表声明,表达强烈的震惊,称其为今年以来地中海发生的“最惨”悲剧,同时呼吁欧盟恢复难民海上救援,防止悲剧重演。

自年欧洲难民危机集中爆发以来,成千上万的难民从北非和中东各国逃离,试图前往欧洲,导致这样的惨剧不断发生。就在5月,一艘从利比亚出发的船只在突尼斯水域倾覆,造成至少70人死亡。7月,一艘移民船只在突尼斯海岸倾覆,导致80人遇难。国际移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已有人因偷渡葬身在前往欧洲的地中海途中。

明知前途凶险,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不归路”?对于难民和非法移民来说,无疑应归咎于战乱与贫穷。近年来,叙利亚、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持续不断的战乱与动荡,“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猖獗蔓延,阿富汗塔利班的卷土重来,都使得大批难民逃离家园,前往欧洲国家寻求安全庇护。加之贫富差距较大,众多非洲穷人向往欧洲,使得拥有较好工作机会和经济收入的欧洲国家,成为了众多落后国家非法移民的首选目的地。

于是,难民与非法移民混杂在一起,形成了欧洲自二战后最大规模的难民潮,而难以建立有效屏障的地中海就成为偷渡的主要通道。大批偷渡者在“蛇头”的组织下,挤在毫无安全保障的船只上前往欧洲,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毫无惧色。旷日持久的海上偷渡潮,使得欧洲国家的难民营人满为患,这让位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家苦不堪言。

这些年,围绕难民配额分配、责任分摊等问题,欧盟成员国吵吵闹闹、纷扰不断,互相推诿、扯皮,各说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政策,其对待难民的态度,也从起初的宽容、欢迎,到后来的收紧接收政策,甚至于拒绝接收,凸显的难民问题已成为欧洲一些国家难以承受之重。

这其中,尤以意大利政府对待难民的态度最具代表性。出于地理距离较近,意大利一直都是北非和中东偷渡者抵达欧洲的第一站,也是受到难民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欧盟成员国之一。随着难民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意大利政府对待难民的态度日趋强硬。尤其是年6月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已多次拒绝接收难民。今年6月,意大利政府更是通过一项新法案,强调任何从该国领海上营救难民的船只或组织都将被处以最高5万欧元的罚款,并声称或将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当月,意大利拒绝了救起53名难民的民间救援船停靠,随后还逮捕了该船的德国籍女船长。

意大利“通道”走不通了,大量非法移民转而取道西地中海偷渡欧洲,令西班牙又成了当前欧洲非法移民“重灾区”。可见,这种只“堵”不“疏”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欧盟面临的难民危机。

事实上,为缓解难民危机,欧盟及成员国近年来频繁出招,并非没有“堵疏并举”的措施。不管是实行难民摊派、加强边境和移民管理之类,还是加大对中东地区经济援助等,说实话都是能够缓解甚至解决难民危机的有效措施。但可惜,政策虽好,执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围绕上述政策,欧盟成员国内部不断地讨价还价,互相“踢皮球”,迟迟难以达成共识。比如难民摊派,作为“前沿战线”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急切地想要别的成员国分摊滞留难民,而并没有受到难民危机太多冲击的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等国却不愿意接收。因此,设想中的统一的欧盟难民分摊系统始终只停留在概念上,难以真正落地。这种“有福同享而有难不同当”的做法,反映出欧盟对于弥合成员国难民问题分歧上的“力不从心”,也成为外界笑话欧盟的“把柄”。

很多人肯定还记得4年前,曾引起全球震惊的叙利亚男孩艾兰孤独地躺着海滩上的照片,将地中海偷渡者的悲惨遭遇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至今想来仍悲伤万分。有时候,一张照片所带来的说服效果,要远超政治家们的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一遍难以感同身受的呼吁。毕竟,在充满悲情的遭遇面前,我们没有理由无动于衷。

只是现如今,愈演愈烈的地中海偷渡潮,持续不断的难民危机,在给欧洲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宗教和安全问题的同时,却正在“撕裂”着欧洲社会,严重阻碍欧盟一体化进程,有评论甚至称这将导致欧盟“消亡”。那么,面对难民危机,如果欧盟各成员国只求自保,忙着筑起各自的边境高墙,而非目标一致、携手解决,这样一场人道主义危机难免会转化成威胁欧盟存在与否的政治危机。显然,这并非危言耸听。

来源:中国海洋报

记者:周超

编辑:吴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