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穆小龙)年在开罗大学中文系,我第一次接触中国春节的习俗。那时候,我们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因为不能回国陪家人过年,感到很难过,那时我才知道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有多重要。后来,我邀请中国留学生在除夕夜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包饺子,虽然年过得很简单,年味儿也没那么浓,但是我们也一样开心。
从年到现在,我每年过年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无论在哪儿过或者跟谁一起过,一定要实现过年的团圆。
我也来自一个非常重视节日和家庭的国家,埃及的家庭观念跟中国很相似,这一点让我非常理解为什么一到过新年的时候,大家都那么着急回家。甚至看《人在囧途》的时候,我感动到流泪。
埃及青年穆小龙。新华社发图片由穆小龙提供
虽然我在中国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回埃及过节,但是中国过年补偿给了我这种暖暖的感觉。所以,身在中国的我从来不会错过过年。
从年至今,我已经吃了12次年夜饭,收了不少红包,去了很多次庙会,就像中国成语说的“入乡随俗”一样过年。这篇文章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过年。
外国人团聚过春节
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快,吸引很多外籍人,特别是年轻人,来到中国来寻找好机会。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大部分人也会被中国浓厚的文化吸引。年,我们几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决定一起在北京过年。
来自埃及的我揉面团,来自墨西哥的老师包饺子,来自美国的学生准备饺子馅儿,来自突尼斯的朋友在墙上布置装饰,还有来自意大利的会计教大家如何打四川麻将。
就这样,我们几个人把饭做好了,边吃边聊各种话题,比如我们在中国的日子,我们不同领域的工作,甚至分享我们在自己的国家如何过新年等等。
大家吃完就开始打麻将,边打边观看电视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虽然我们没有特别认真看电视,而且有些人不懂中文,但我们也了解到没有春晚的除夕夜就没有年味。到了零点新年钟声敲响时,大家马上跑到阳台看烟花。
虽然通常过新年一般都跟家人在一起,但是那天我们几个朋友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大家一起过年的感觉也很好。所以,过年如果不能和家人一起,那一定要和你爱的人一起过,和朋友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开心。
埃及也有庙会
年春节,我回埃及开罗探亲。
见到中国朋友时,我问他:“今年你怎么过年?”;
他回答说:“去逛庙会!”
我第一反应是:“你定了哪天的航班回国?”
;他居然说:“暂时不回去,我要去逛逛开罗的庙会,要不要一起去?”
我很兴奋的回答:“走,一起去!”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在扩大。埃及高校里的孔子学院和中文专业越来越多,学中文的埃及人也越来越多。
跟朋友一起去庙会的时候,我也带了我的几位好朋友。他们一直对我在中国生活表示很好奇,这真是一个好机会让他们体会一下中国过年的气氛。
年春节埃及开罗举行的庙会门票。新华社发图片由穆小龙提供
我们一起去了举办庙会的地方,也就是开罗最大的公园--爱资哈尔公园。到了公园之后,我发现好多埃及人和中国人一起看表演,川剧变脸、舞龙舞狮,还有杂技表演,我的朋友们看得很开心。在开罗也能看到中国的艺术和文化,让埃及朋友们了解中国过年的习俗,我也很兴奋。
今年春节我没回国休假,但是我的埃及朋友发信息问我:“今年庙会还办吗?我们还想去。”;
我就回答:“你们明年来北京陪我过年吧,这样可以感觉到正宗的中国年味。”
最正宗的年夜饭
年春节,穆小龙在朋友家吃年夜饭。新华社发图片由穆小龙提供
今年春节对我来说最特别,一位中国朋友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吃年夜饭。收到她的邀请之后我很激动,因为在当地人的家里过年可以感受到最正宗的气氛。
我朋友家在燕郊,离北京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到了朋友家之后,她的家人热情地接待我,她妈妈主动跟我说,大部分菜没有猪肉,你可以放心吃,我突然觉得内心很温暖。
我的朋友是南方人,但长期在北京生活,南北的饮食她都很喜欢,那天晚上他们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除此之外,我们品尝了饺子,还吃了汤圆。
朋友家丰盛的年夜饭。新华社发图片由穆小龙提供
晚饭之后,大家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吃各种各样的小吃。那天晚上,我一直在吃,嘴巴基本上没有停下来。我们一直谈论各种各样的话题,包括埃及和中国的过新年习俗。
作为外国人,我一直觉得没有鞭炮的声音,少了很多年味。最近几年,为了减少污染和保证大家过年的安全,很多地方不允许放鞭炮。
很幸运的是,朋友家附近可以燃放鞭炮,过了零点,大家相互拜年,然后我们放了鞭炮。今年的春节特别完美,我感觉到家里的温暖。